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资讯 > 歌剧《林徽因》苏州首演落幕,世茂铜雀台·望源风范启程

歌剧《林徽因》苏州首演落幕,世茂铜雀台·望源风范启程

所属分类:   2017-05-06 19:22:17  编辑:admin  浏览次数 782 次


——以一场影响苏州的文化盛事,引发超百万人对“时代匠心”的探讨

 

55日,由世茂铜雀台·望源倾情引介、中国歌剧舞剧院倾力打造的中文时代歌剧《林徽因》,于苏州文化艺术中心,正式拉开了首演的帷幕。“国字号”班底、全明星主创主演阵容,以独具东方美学精神的跨时代艺术形式,于一方舞台,重现了新中国第一代女建筑学者林徽因先生精研古建学术、探寻永恒之美、心系文化保护的传奇一生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image001.jpg

image002.jpg

 歌剧《林徽因》首演:撼世而来的传奇姿彩

演出现场,座无虚席。在观众之外,来自媒体、艺术等领域的数十位来宾,共同观赏了这一时代剧目。作为中国歌剧舞剧院出品的首部电影气质化的创新中文歌剧,《林徽因》以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近现代音乐的交织碰撞为基调,将东方美学精神注入现代化的音乐剧作,着重展现了林徽因这一身兼多种身份的近现代宗师人物的文艺特质。借助总导演田沁鑫的超现实主义导演手法及多媒体投影的技术写意,“台基”、“彩绘”、“斗拱”等瑰丽的中国古典建筑,得以呈现于舞台,前卫大胆的舞美效果,在丰富视听感受之余,更烘托了演员的表演效果。突破了传统歌剧手段与理念的首演,以其思想性、艺术性的完美兼容,震撼了苏城观众。

image003.jpg

image004.jpg

image005.jpg

聆听“时代回音”:震颤心灵的人文共鸣

歌舞艺术,是“叙事、抒情、咏志”的形式和载体。借由中国歌剧舞剧院首席女高音陈小朵等主演人员的精湛表演,时长2小时的歌剧,展现的,是林徽因自20世纪30年代至辞世的一段人生:从对生命美学的探讨,到与徐志摩、梁思成的情感牵绊,再到梁林远赴宾州攻读建筑学,及至二者发现唐代佛光寺、建国后参与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、建言献策力图保护北京古城墙……每一次幕碰撞心灵的表演,都是对林徽因真实人生与心路的一次复原。通过歌剧艺术,《林徽因》不仅让时隔世纪的当代观众,看见了她轻灵鲜妍、诗意璀璨的生平,更是将其身为女性知识分子&建筑学家的独立人格、学术精神、名士匠心,转述为绕梁的“时代回音”,寻获了跨越时光的共鸣。

image006.jpg

image007.jpg

致敬“不朽匠心”:大师心传的城市承传

向不朽的匠心致敬,歌剧《林徽因》与苏州的结缘,离不开世茂铜雀台·望源的“牵线搭桥”。从时代症结、城市气质、项目属性等出发,二者的携手,堪称珠联璧合:毕生致力于古建筑文化的研究和保护,林徽因这一人物,与在古建筑遗存及文化上有着深厚积蕴的苏州,不仅早有交集,更有神韵的贯通。借助林徽因这一经久不衰的“文化IP”,世茂铜雀台·望源,也引燃了苏州各界对文化与匠心的再度着眼。《林徽因》苏州首演,也因此而成为一个覆盖全城的“文化事件”。

image008.jpg

世茂“以行践心”:文化匠心的当代实践

从对歌剧《林徽因》的赞誉,到对世茂铜雀台·望源的关注,“匠心”是二者在理念上的共性。自觉将不朽于时代的匠心精神,贯彻至别墅的营建、生活的运营,世茂铜雀台·望源,不仅将曾被林徽因誉为“千年变异中,不失中国建筑原始面目”的台基形式之一的中国宫廷台式建筑,引入了时代墅居,也复现了以铜入筑、姑苏屋檐、雕花工艺等古建筑的文化与技艺,而对西方“三段式结构”的融合运用,更不失“中西方碰撞的真正含义”的真义。基于时代背景与环境下的传承与创新,让世茂铜雀台·望源的“匠心”,并不是一味照搬历史的复古,而是焕发时代精神的创造升华。

剧作落幕,但苏州对文化、匠心、建筑与生活的探讨,却不会随之中止。以歌剧《林徽因》为引,这个5月,世茂铜雀台·望源风华示范区即将公开。厚载世茂集团超20年高端人居营建经验,不弃“缔造生活品位,成就城市梦想”的品牌初心,以匠心克服时代浮躁的世茂铜雀台·望源,潜心3年精琢的样板区,将以可见可感的实例,为全苏州示范其是如何“以匠心反哺生活”。

image011.jpg